返回

能源一号:業績表現強勁且财務健康的通威,到底有何奧秘?

2019年05月27日

能源一号報道

作為一家介入光伏時間長、但實際效果在近幾年日趨明顯強烈的光伏産業鍊企業,通威股份(600438.SH)之所以能安然度過2018年的“531”政策變動期,又可于近期A股整體大漲的帶動下持續上揚,必有其特别優勢與突出能力。

筆者觀察發現,這不僅僅在于公司雙向産業鍊的合理布局上,也依賴于公司建立與執行的嚴謹、高效的财務把控體系。


産業鍊特殊布局,平抑市場波動


2018年财報顯示,通威股份營收275.35億,同比增長5.53%,創出多年新紀錄。而企業淨利20.19億,繼續同比正向上揚,這在行業内難得一見。

從能源一号前期對32家主流新能源公司的财報數據對比來看,通威股份不僅營收排序第一,且在營收同比增長榜中也位居前十;而公司的淨利排名同樣位于前三,綜合實力處行業頂尖序列。

去年“531”最嚴光伏政策出台後,國内部分新能源企業被打擊得體無完膚,個别巨頭也暫緩了發展腳步。而通威股份可以度過這樣一個艱難的周期并取得财務業績的上揚,有幾點原因:

首先,它是一個擁有多個産業鍊的企業。從大方向看,其緻力于農牧業務和光伏業務等兩大闆塊,有效平抑了光伏嚴苛新政(如暫停地面電站、收縮分布式指标等)帶來的巨大變動,以及對企業收入的沖擊。

2018年,通威股份農牧業務闆塊營收168.16億,光伏闆塊102億的營收,分别占企業總體營收比例的62.5%、37%。新能源行業中,這種業務結構難有直接可比的對象。哪怕是上遊的幾家巨頭(如中環股份、保利協鑫和隆基股份、特變電工等)也與其商業模式略有不同。

其次,從光伏闆塊本身來說,通威股份主要依靠的是中遊電池、上遊高純晶矽等兩部分來拉動業務的成長、業績的提升。于這上述兩大細分市場發力的同類企業也很少,這正是通威股份的優勢與價值所在:它既抓住了行業的龍頭産品線,又能在中遊的電池領域不斷發力,且順着單多晶并舉之勢快速做強,一舉超越市場對手。

通威股份董事、永祥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段雍就告訴能源一号,目前該公司的高純晶矽産品已有8萬噸産能,去年多晶矽銷量高達1.9萬噸,同比強勢增長近20%。而高純晶矽的全成本已大幅降至全行業最低,未來随着市場的進一步發力,通威股份在該領域保持全球20%的市場占有率不用質疑。

永祥新能源的高純晶矽精餾塔一景

電池産業領域,成都雙流、安徽合肥等兩大基地的業務發展,全線保障了電池産能及銷量的持續升躍。

以2018年電池6.4GW的銷量、同比勁升61.2%、非矽成本降至0.25元/瓦的勢頭,瞄準新一代電池技術的這家領先企業,2018年取得輝煌戰績并不難理解,也很難被效仿。

一位券商分析師就告訴能源一号,“通威在光伏産業鍊上的布局,雖然有競争對手卻并不容易随意超越。它并沒有直接介入厮殺激烈的底部組件市場,而是選擇了更容易産生利潤的産品線,而且這些産品線是時下最為需要的。”


貨币資金充足


2018年,通威股份的财務狀況如何呢?

第一,企業的總體貨币資金34.12億,相比期初的29.23億有一定增長。(“貨币資金”主要由庫存現金、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币資金等構成。)

此外,該公司可“随時用于支付的銀行存款、可随時用于支付的其他貨币資金”分别是23.69億、5805萬。而“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”為24.28億,與去年的24.89億的差距也不明顯。上述數據明确表明一點:通威股份在貨币資金、财務資金領域的表現清晰、透明且處于正常态勢下。

之所以目前不少業内人士關注于A股上市公司的“貨币資金”現狀和細節,還與國内個别上市公司存款的不翼而飛有關。此前就有康得新發生“122億存款不見了”的特殊案例,令投資者感到不可思議。

不僅如此,通威股份的去年财報中,也詳盡披露了企業一部分“貨币資金受限”的情形,原因是“為公司融資及經營提供保證”。要知道,一家在市場增長期對外融資的公司,肯定是需要預留部分資金給銀行作為融資抵押或項目保證金的,這在所有制造企業裡屬通行做法。同為光伏上遊的中環股份,2018年就有部分“貨币資金”受限,主要原因在于這部分資金用來做了保證金和定期存單等。


應收賬款“分級”管理嚴謹


通威股份年報也顯示,2018年,該公司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22.16億元,其中應收票據為10.51億,應收賬款11.65億,分别有較大幅度增長。由于該公司在2018年取得了業績的雙向增長,應收賬款和票據的同比上揚屬于正常範圍内。

據了解,通威股份通過對已有客戶進行信用監控及應收賬款的賬齡管理,财務部每周會提交重點客戶應收款的變動情況,确保公司整體信用風險在可控範圍内。而且在監控客戶的信用風險時,按照客戶的信用特征對其進行分組。公司稱,被評為“高風險”級别的客戶會放在受限客戶名單中,必須要求其提前支付相應款項。這種較為合理、有分級制度的财務管控方式,為每年達數百億收入的通威股份提供了财務安全保證,同時也有助于企業及時掌握合作單位的财務應收賬款風險等問題。


業務擴張進行中


2018年,通威股份的在建工程披露為83.6億,同比有所上揚;固定資産為167.54億,同比增長37.5%。兩個單項的增長,是否符合現階段的大型企業發展格局呢?筆者調出了隆基股份、中環股份等上遊企業的兩項數據進行對比。

中環股份年報顯示,該公司在建工程為45.79億,同比期初的37.07億上漲;固定資産172.3億,較期初增長了51%,主要是太陽能電池用矽單晶材料的産業化工程項目完工轉固定資産,及收購國電光伏所緻。

隆基股份于2018年的固定資産為133億,相比期初的108億也飙升了25億左右。

通威股份也解釋,在建工程的期末餘額較期初增幅較大,主要系合肥2.3GW項目、永祥新能源2.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、内蒙古通威2.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工程建設本期新增投入、成都3.2GW高效單晶電池片項目等所緻。

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的無人智能化車間

事實上,每家上市公司看上去都在進行一定體量的大型工程,但由于工程項目的進度時間、轉固定資産的周期不同,因此在對“在建工程”的列入金額上也會有差異。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“在建工程”額度大,有的看上去該指标表現一般的核心原因。

通威股份也透露,固定資産期末餘額,較期初有近38%的增幅,主要系本年度高效晶矽電池項目、光伏電站項目等在建工程完工轉入固定資産所緻。

整體而言,通威股份憑借着良好的産業格局優勢,農牧和光伏雙引擎驅動,同時在财務指标、财務控制、充足豐沛的可用貨币資金、完善的工程項目管控等諸多方面,皆赢得了投資者的認同。

而根據通威股份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的數據顯示,該公司17.78億元的預收款也處于業内領先,在手訂單規模創曆史記錄;而通威股份2019年第一季度的綜合毛利率為22.25%,同樣讓人看到了新能源市場的期冀所在。

X